尋找心中火種 | 傑美康井岡山紅色之旅

編輯:市場部   來源:原創   日期:2024-11-06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産黨的發展曆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井岡山精神告訴我們,隻有勇于創新,不斷适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才能在激烈的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井岡山精神教導我們要團結一心,隻有通過團結合作,才能從容面對來自國内外的挑戰。井岡山精神,激勵着每個人不斷前進,爲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


第一站:北山烈士陵園

10月25日,傑美康的同事們拜谒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帶着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與崇高的敬意,向烈士緻敬。他們是民族的英雄,他們用生命捍衛了民族的尊嚴,用生命譜寫了民族的曆史。

第二站:井岡山革命曆史博物館


第三站:大井舊居

來到大井景區,四周青山環繞,一派高山田園風光。參觀曆史名人,重溫先輩們曾經的生活。學習毛澤東主席實事求是、勇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的崇高品質,感悟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追求



第四站:團建活動

下午,傑美康的同事們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進行團建活動【1.搶灘登陸 2.奪旗戰 3.鼓動人心 4.驿站傳書】;在拓展的過程中,大家深刻的理解到了什麽叫“團隊”,在挑戰面前,大家都能凝心聚力,堅定信心,證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相信在傑美康這個大家庭中,不論以後大家面臨怎麽樣的挑戰和困難,都能夠手牽手共同去克服,因爲大家都相信:團結就是力量!

第五站:黃洋界

紅色革命舊址,見證峥嵘歲月,曆經百年滄桑,依舊傲然矗立。傑美康團隊來到了黃洋界。站在黃洋界上,俯瞰美麗的大峽谷,山坡上郁郁蔥蔥的闊葉林;白茫茫的雲海淹沒了群山之腰,留下峰尖;看到這裏的哨口、炮台、毛澤東、朱德挑糧上山時走過的小路和兩塊聳立的紀念碑,不得不讓人又想起了“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這樣熟悉的詩句。


第六站: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紀念館是一座反映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的兩支革命隊伍,在黨的領導下勝利會師、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專題陳列館。些革命文物集中反映了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當年在井岡山鬥争時期的戰鬥風采和光輝曆史。



第七站:龍江書院

龍江書院,建成于1840年(清道光庚子年)。是由原甯岡、酃縣、茶陵三縣的客籍紳民捐款集資修建的,當年也是三縣客籍人的最高學府。是朱毛紅軍會師的曆史發生地,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前身—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的創辦地,在紅軍教育史乃至黨史、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第八站:會師廣場

在這片廣場上,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戰士們的壯志豪情。他們爲了共同的革命目标,爲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同胞,從五湖四海彙聚而來。他們心懷堅定的信仰,無懼艱難險阻,勇往直前。朱毛會師,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

第九站:小井紅軍醫院

1928年,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的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革命隊伍一下子龐大了起來,再加上戰争日漸頻繁,傷員一天天增加,紅四軍軍委決定在茨坪建立“紅光醫院”,後改名爲“小井紅軍醫院”。


第十站:天下第一山

秀麗的自然風光,革命人文景觀與優美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天下第一山"是朱德總司令的親筆題字,毛澤東同志題詞。

第十一站:渼陂古村

渼陂村由梁氏祖先開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千餘年曆史。芗峰東立、象嶺西護、紫瑤南聳、富水北流。

第十二站:文天祥紀念館

大家跨入館門,走過監安橋,迎面便有一尊高6.4米、通體潔白的文天祥立式雕塑映入眼簾。他身着官服,頭戴官帽,目視遠方,似有無限韬略成竹于胸。

此次紅色主題教育研學暨團建活動不僅讓員工們深刻領悟了紅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也爲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增進感情的平台。傑美康機電有限公司将繼續秉承“傳承紅色文化,弘揚井岡山精神”的理念,不斷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爲公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